找到相关内容82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陈那的三性思想──在《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》中的理解

    所量,能取自证,即能量及果,此三体无别”。此偈为陈那三分说的重要根据,但须注意的是“此三体无别”。  又继承他思想的法称也在注释《集量论》的《量评论》中说:“以分化为的所取、能取形相的惑乱”(...nagraahyagraahakaakaaraviplavaa/同样地带有以分化为的所取能取形相的惑乱,tathaa k.rtavyavastheya.m ke'saadij~naanabhedavat//应该是成立的,...

    陈宗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3245802.html
  • 法念处丁、七觉支

    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念觉支。  正念本身即是念觉支的缘法。如理作意的跟之前所述的一样。时常如理作意念觉支之缘法时,念觉支就会生起。  再者,有四种方法能令念觉支生起:  一、具备正知的念;  二、...散乱的本性也是如此。不稳定是它的;偏离是它的现起。通过心一境性就能灭除混乱。  定觉支可分为两种,即止禅与观禅的定觉支。培育这两种定觉支的方法各分为三个阶段,即学习、实修与保持。举例而言,如果想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649344.html
  • 中观因果论蠡测

    不一不异:一切法不出因果,果之所以成为果,必有其因,但因有因,果有果相,所以果不能即是因;可是果是因的果,也非绝对的差别,所以果又是不异因的。不一不异,就是因果各有自己的,而又离因无果,离果无因。...刹那是假名的,时间并不能分割。三世(过去、现在、未来)相待不相离,而三世各有其如幻的。不相离所以不断,不即(过去不即是现在,现在不即是未来)所以三世宛然而不常。不常不断即是诸法生灭的幻现。  三...

    悟 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362663.html
  •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

    也就是说,如果他谨慎、尊重、持续不断地觉知心法与色法的消逝,内心的状态就会具有信、精进、念、定与慧的。在这些情况中,禅修的障碍 (3) 很快便会消失。五根能令心平静,清除扰乱。如果你是这样的行者,就...刹那的心的型态—内心特别具有可辨认 (10) 的事件。道与果心是相互连接的内心事件,而此构成了觉悟的经验,它们是当心的注意力由有为法转到涅槃或无为法时所发生的情况。这种转移的结果,就是断除了特定的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74073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十单元:受相应

    点?以何为?以何为差别点耶?”,“大德!我等之法,以世尊为根本……。”就是诸比丘的回答,请佛陀给我们一个明白的指示,“诸比丘!无闻之凡夫,触于苦受,至为忧、疲、悲、搏胸、哭泣之迷惑。彼感于二种之受...嗔恚,获得解脱,在佛陀看来这是比较重要的。   赵飞鹏:   刚才268页后面还有一段,“诸比丘!有闻之圣弟子与无闻之凡夫,以此为特异,以此为,以此为差别点。”前面讲的凡夫跟圣弟子的差别就是身苦...

    赵飞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3477138.html
  • 心念处观心无常

    的心仿如晴空万里,而昏沈的心则像乌云遮日,掉举的心则像烟雨蒙蒙,贪婪的心则像磁石般的吸着,慎恶的心则像热灼般的炽烈。由此,读者当不难相信,能如实内观到五盖的而能拔除掉它们的话,心识状态就可从有情的...差别的方法观察色法--即内观身念处(如马哈西尊者所鼓励的先观腹部呼吸)。  任何一个色法都有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变化,或称色法自,观到四大变化就好像远看波浪起伏一样;然而色法快速生起与消失称为生灭法,...

    张贵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749350.html
  • 涅槃论

    彼(涅槃)处而于五欲的执著中即一执著也没有,所以又名为“舍离、放弃、解脱、无执著”。  此“灭”有寂静的;有不死的作用,或令得乐的作用;无相、或无障碍是它的现状。  (问)是否没有涅槃,犹如兔角而... (答)不然,阿罗汉也只是(贪等的)尽,因为曾以同样的句子说:“朋友,那是贪等的尽”等。并且(如果说尽是涅槃,)涅槃会成为暂时的过失之故(因为尽是暂时的)。如果这样(尽是涅槃),则涅槃等于暂时的有为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5552591.html
  • 修习之法·选释之一

    。是故如见镜中的像,当开中庸的两眼而取於相修习。(2)不要观察曼陀罗的色泽,亦勿於(地的)(坚硬)作意。称念“巴脱唯,巴脱唯(地,地)”而修习。应当有时开眼而视,有时闭眼而置於心。宜至取未曾现起... 一、地遍修习   饭食已竟,略事休息,安坐於寂静之处,而取於人为的或自然的地。其地须有限而非无限的,有际而非无际的,有周而非无周的,有边而非无边的,如米筛或升那样大。彼即作善取,善忆持,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4638916.html
  • 修定之加行

    一样的平坦。  修习时,在离遍的圆相(曼陀罗)二肘半以内之处,敷设一把高一张手又四指而有好垫子的椅子而坐,将眼睛适度睁开而取修习。不要观察曼陀罗的色泽,亦勿于地的(坚硬)作意,但不离色而把依止的...。(3)只应对于一种所缘境令心坚固安住,不可改换众多不同种类的所缘境。例如:若观黄色现为红色,想要观坐却现为立相,本来修一尊,而后现起多尊,这种种情形都不可随“现相”而转,只应对于一种根本所缘境令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139500.html
  • 佛法导言

    ,乃至三皆无住处涅盘,一究竟一切究竟故。   问曰:此义幽玄,依何经论教典可得研究悟入?答曰:诸大乘经大都圆秘,论义教相互有偏显,然亦相融无间。震旦所宏大乘教宗,就其之有力者分别言之,当研究...炽焉分别而非分别,独坐孤峰赫声容之充遍,泊焉无为而无不为;三身千身亿身无量身,一乘三乘五乘无量乘;我为法王,法自在转;事事圆成,头头解脱:盖非世俗所云自由快乐可得附会。一一不可思议,尘尘常寂灭,故曰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339551.html